解读“汽车消费新逻辑”

1月8日晚间,CCTV《对话》节目的主题为中国汽车品牌问题,长安奇瑞吉利等车企的掌门人一道热烈探讨,激扬点评车界风云。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关于“汽车消费新逻辑”的观点高屋建瓴、一语中的,直接回应了当前业界和坊间关切的传统汽车与互联网造车、自主品牌与合资汽车关系等问题,使这些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有了更为理性的方向性解读。

汽车消费新逻辑


长安汽车朱华荣总裁关于汽车消费新逻辑的要义就是互联网造车不会颠覆传统汽车,快速烧钱不适合传统汽车企业,成熟的汽车消费理念正在向自主品牌倾斜。


本期《对话》节目交锋的核心主要问题就是互联网造车是否能够颠覆传统汽车?貌似却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像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问题。乐视创始人贾跃亭直言“互联网汽车能够颠覆传统的汽车巨头。”朱华荣认为,新技术并不是互联网企业造车的专利,世界上的传统汽车企业也早就进行过智能互联、无人驾驶这些技术的研发工作。归根结底,简言之就是汽车+互联网和互联网+汽车的问题,前者是传统车企选择的路径,后者是互联网企业选择的路径,从加法交换律角度思考,二者的行动结果是基本一致的。无论是哪类企业,都是由汽车消费需求变化引起促动的汽车行业或互联网巨头企业主动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终究造的还是汽车,只不过是越来越智能化,二者以交通工具、智能工具本身为交集相互靠拢。


对于互联网企业快速烧钱造车,长安、奇瑞、吉利三家企业老总都一致表示有钱也不能任性,这也不适合传统汽车企业。朱华荣认为,不仅从长安承载着10万员工、产业链150万人出发需要积极稳健的发展,而且从资本逐利的本性来看,真正不盈利的产业或者产品都是不可持续的。其实,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同样也希望品牌车企稳定才能有更为稳定长久的售后服务。当然,长安汽车理性的“烧钱”也并不少,目前长安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仅至“十二五”末期就已累计投入490亿元,这也远远超过互联网企业造车的总投入。


对于部分网友“国产品牌车卖不过合资车,而且合资车永远比国产贵,开国产车就是没面子”的观点,朱华荣也给予有力的事实和数据回应:“长安汽车在北京的销售,由合资品牌转换过来的转换率达到80%,国产品牌真正的在崛起,而且让我们的用户真正认识到,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面子不面子问题,而是他认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正是长安公司百年基业的厚道。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缩小了自主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因为互联网技术相对汽车机械制造技术更易低成本复制,在互联网技术上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现实差距越来越小。


新逻辑背后的行动先觉


朱总在前晚《对话》节目洞见了未来一段时期汽车消费的新逻辑,其实长安汽车这些年一直也在引领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发展方面,绝对具有行业的先见之明。长安汽车的新逻辑,不仅是思维逻辑,而且是行动逻辑、行动纲领。


向智能汽车转型已然成为长安汽车的发展逻辑和行动纲领,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到2025年为期十年的“654”智能化战略,打造六大体系平台、五大核心技术,分四个阶段拾阶而上逐步实现汽车从单一智能到全自动驾驶。


长安公司坚实地迈好每一步,为加速向智能驾驶三级、四级技术开发进军,长安汽车率先入驻全球智能化高地硅谷。甚至在国际最高水准的美国智能汽车联盟—MTC中也有长安汽车一席,而且是中国品牌的唯一代表,还曾代表中国品牌参加了国际自动驾驶技术展。


不仅理想很丰满,现实依然坚挺,长安汽车已掌握智能互联、智能交互、智能驾驶三大类60余项智能化技术,特别是结构化道路无人驾驶技术已通过实车性技术验证,2016年4月份从重庆一路东行到北京的2000公里的长安无人驾驶汽车,是世界上单一行程里程最长的无人驾驶汽车纪录。


汽车智能化本身就是开放命题,智能互联的技术进步更要依赖全球技术成果。在合资本土化和自主国际化的两条开放发展道路选择上,长安汽车更倚重自主国际化,长安汽车拥有全球32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在意大利都灵、美国底特律、英国伯明翰、日本横滨及国内四个城市建立起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在全球研发人员1万人,这一系列数据更多与长安的自主品牌有关,也都将直接服务于长安的智能化战略。


回首2016年,长安汽车实现了年产300万辆的突破,其中自主品牌占比接近60%,成为300万俱乐部中唯一一家自主品牌汽车占比超过50%的汽车集团,进一步确立了自主品牌的规模和比重上的双标杆。迈入2017年,在互联网企业造车和智能化大潮中,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车企,长安汽车更要勇担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

养车知识资源

本文来自:爱车福利网整理,作者:匿名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爱车福利网立场。 如侵犯你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