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空气动力性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操控安全性都有直接影响。随着绿色节能思想在我国的逐渐深入,汽车空气动力性已成为汽车设计时所考虑的重要特性,而风阻系数是影响整车空气动力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改善汽车的风阻系数不仅可以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同时还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等性能。本文以某车型作为实车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手段对汽车底部的空气流场进行分析,研究改善风阻系数的结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对比其压力云图、速度矢量图、整车风阻系数等关键参数,为汽车底部护板类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2 风阻系数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而根据研究表明,小型客车用于克服气动阻力的燃油消耗量为50%左右,空气动力性良好的轿车,其风阻系数可以达到0.3,比一般轿车的0.4下降了约25%,燃油经济性可改善12%左右。假设一般家用轿车按每年行驶20000公里,则每年节省燃油消耗量约为180L左右,节油成本还是比较可观的。
3 风阻系数的改善研究
3.1 汽车底部流场分析
下面以某实际开发车型为例,研究汽车风阻系数的改善方案。
首先在汽车底部没有安装任何改善空气动力性的结构时,用CFD仿真手段对某实车模型进行流场分析,得出整车的压力云图如图1所示。分析图1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区域a为汽车发动机底部区域,该区域内压力情况较复杂,压力不均匀,判断此区域存在涡流现象;
区域b为车轮前部区域,该区域所受气流压力面积较大,增加了车轮的能量耗损;
区域c为后悬架与油箱前部区域,气流流经该区域时对汽车底部的压力有增加。
3.2 发动机下护板对风阻系数的影响
3.2.1 方案分析与模型建立
对图1中a区域的压力云图进行分析。该区域位于汽车发动机底部,由于发动机本体形状复杂,所以该区域平整程度较差,并且与机舱相通,流经汽车底部的气流容易在此区域处形成紊流,导致此区域部件所受气流压力情况复杂。因此考虑在此区域底部增加护板结构,该护板可以使发动机底部变得平整封闭。安装发动机下护板后的实车模型如图2所示:
3.2.2 压力云图及中截面矢量图对比
如图3所示,增加发动机下护板后,利用CFD仿真手段,对比安装前后发动机底部区域压力云图,可以看到该区域部件所受压力不仅变得均匀,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减小。
进一步对比安装发动机下护板前后整车的中截面矢量图可以看出,安装发动机下护板后,整车的紊流现象也有明显改善,汽车尾部真空区减小,同时压差阻力小。
3.2.3 风阻系数对比
同时用软件对发动机下护板安装前后的风阻系数(Cd值)进行计算,得出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迎风面积前提下,采用增加发动机下护板方案后,整车风阻系数降低了0.009,降低幅度约为2.54%。
3.3 汽车轮胎前部扰流板对风阻系数的影响
3.3.1 模型建立与压力云图对比
分析图1中b区域的压力云图可以看到,汽车底部气流在车轮前部形成了较大压力区,压力区越大则该区域紊流现象将会越明显。因此考虑在轮胎前部增加扰流板结构,减小车轮前部所受气流压力区面积,从而改善车轮所受阻力,增加前轮扰流板后的实车模型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车轮前部增加扰流板后,气流对车轮前部的压力区面积明显减小,车轮所受紊流影响也相应减小。
3.3.2 风阻系数对比
利用CFD对前轮扰流板安装前后的风阻系数(Cd值)进行计算,得出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增加前轮扰流板方案后,整车风阻系数降低了0.010,降低幅度约为2.76%。
3.4 地板扰流板对风阻系数的影响
3.4.1 模型建立与速度矢量图对比
分析图1中c区域的压力云图可以看到,当汽车底部气流运动到油箱和后悬架区域时,该区域内部件所受压力有所增加,因此考虑在此区域前增加扰流板结构,减小此区域所受气流压力区面积,增加地板扰流板后的实车模型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汽车增加地板扰流板结构后,油箱与地板间隙处本来存在的涡流现象消失。
3.4.2 风阻系数对比
利用CFD对地板扰流板安装前后的风阻系数(Cd值)进行计算,得出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相同迎风面积前提下,采用增加地板扰流板方案后,整车风阻系数降低了0.005,降低幅度约为1.43%。
4 结论
通过以上改善汽车风阻系数的方案可以看出,在汽车底部采用增加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前轮扰流板、地板扰流板等结构后,整车风阻系数改善是较为明显的,并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1)当汽车底部平整度较差时,可以增加护板类结构尽量使得底部平整封闭,可以有效减少涡流现象和整车的压差阻力,从而降低风阻系数;
2)对汽车底部受气流冲击较大的区域如轮胎、悬架前部等,可以增加扰流板来降低此区域所受气流压力,减轻紊流现象从而降低风阻系数。
本文来自:爱车福利网整理,作者:匿名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爱车福利网立场。 如侵犯你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